万维读者网 > 旅游世界 > 正文  

摩洛哥环游记(10)——艾本哈杜村印记

www.creaders.net | 2025-07-07 00:48:33  无巍不至 | 0条评论 | 查看/发表评论

短短数小时,车轮便将我们从提什卡垭口壮阔的山地画卷,带入了阿特拉斯山东麓那片苍茫无垠的侏罗纪褶皱荒原。

非洲原始地貌的新奇感虽在累积,但眼见葱茏褪尽,天地间只余苍凉,心头仍不免掠过一丝微妙的感伤。

一条墨黑公路如利刃划开戈壁的沉寂。颠簸约六十公里后,大巴驶入河谷绿洲,停驻于一个狭长村落——声名赫赫的世界遗产,艾本哈杜村(Ksar Ait Ben Haddou)。

时常观看好莱坞电影的人,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啊?

时近正午,浓郁的阿拉伯风情扑面而来。村头餐厅里,我们满怀好奇准备品尝摩洛哥国粹“库斯库斯”(Couscous)。

库斯库斯由金黄的粗麦粒裹着面粉,与羊肉、胡萝卜、西葫芦、鹰嘴豆等慢炖交融,色香诱人。柏柏尔风味的烤火鸡、烤肠、腌橄榄与炸薯条亦别具一格,只是略嫌燥热,餐后少不了多汁水果与清凉薄荷茶的慰藉。

登高远眺,震撼直抵心灵。河谷对岸,赭红土山的陡峭崖壁下,巨大的落石散落,山顶矗立着方形基座、圆锥顶的古老塔楼,四周散布着无数竖石,沉默诉说着未知的过往。

远处背景是阿特拉斯山脉以及美丽的丹霞地貌。亿万年前的生命摇篮,历经千万年风沙雕琢,呈现的依然是撼人心魄的洪荒原始。颓垣、深谷、殷红的褶皱、以及缝隙中顽强的绿意,构成地球赠予人类的史前史诗。难怪追寻自然与原始的灵魂纷至沓来。

餐厅二楼平台视野极佳,艾本哈杜古村尽收眼底——山顶的公共粮仓与瞭望哨是醒目的地标。

午餐后沿小路向古村进发。进入村子蜿蜒曲折的古巷,两边错错落落悬挂着色彩艳丽、风格迥异的服装、围巾、木雕、陶器、皮箱、首饰、工艺品等柏柏尔人特色商品。

据介绍:原住村民早已迁居对岸的新村,但此地仍有民间艺人在此守护传统,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他们的工艺。

Ounila河床裸露,静静横卧在这撒哈拉沙漠与阿特拉斯山夹缝中的千年古村落下。两岸棕榈、椰枣、阿尔法针茅顽强地编织出一片荒漠绿洲。一座新建的大桥,连接着历史与当下。

这条季节性的河流,完全仰赖阿特拉斯山的雪水滋养。旱季里,它袒露胸怀,迎接八方来客。

艾本哈杜村,其名“Ksar”即揭示了它作为防御要塞的起源。千年风云,世事更迭,它却奇迹般保存了独特的建筑风貌。赤泥混合碎草筑就的高墙与角楼,护卫着身后层叠攀升的民居。

拾级而上,可见村落由六组称为“卡斯巴斯”(Kasbahs)的建筑群构成。赤泥砖层层垒砌,柳木苦味做屋顶驱虫且实用,无不体现着柏柏尔先民的智慧与坚韧。

始建于公元8世纪,这座扼守撒哈拉西缘、马拉喀什至瓦尔扎扎特要道旁的村落,四周是赤红无垠的荒原,远望如外星地表。

村口摇曳的椰枣树,挂满了摩洛哥三大国宝之一的黄金椰枣。香甜可口的椰枣被誉为最有营养的干果,它被摩洛哥人称为沙漠面包。

浑圆或平顶的红土丘似大地鼓起的泡泡,唯有沿Asif Ounila河蜿蜒的绿意,簇拥着、包裹着座座赤色堡垒,成就了这遗世孑立的奇观。

村落的制高点是山顶那座约五米高的古旧瞭望哨(现已禁入)。它曾作为防御工事,更在12世纪穆瓦希德王朝时,因地处盐商驼队要冲而成为战略关隘。

艾本哈杜的赤红砂岩孤丘,见证过抵御奥斯曼帝国的烽烟。如今登高环顾,大有气吞山河、穿越千年的豪迈和感慨!

一路行来,唯有河谷绿洲中,点缀着红土房与宣礼塔,或兴或废,无言书写着人与自然的共生史。

这个地处撒哈拉沙漠与阿特拉斯山之间的千年古村,两岸丛生的棕榈、椰枣、阿尔法针茅在这无垠的赭红色荒凉中形成一片荒漠绿洲。

这座固若金汤的赭红堡垒,曾在驼铃声中巍然,如今在风沙侵蚀下只余沧桑。对岸的新村,正以现代姿态向古老的前身致敬。

整个锥形山坡被依山而建的赤土房屋占满,鳞次栉比,高低错落,荒芜破败中透出奇异的浪漫。这里是摄影天堂,移步换景,韵味无穷。

新村建筑在保留传统卡斯巴斯特色的同时,融入了现代技术,不少被改建成酒店甚至配有泳池。旅游业的勃兴为这古老的商路要冲注入了活力。

然而,绿洲边缘与公路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房舍与酒店,对于水资源匮乏的艾特本哈杜,是福是祸?引人深思。

艾本哈杜更是光影传奇的舞台。超过20部影视作品在此取景,包括《阿拉伯的劳伦斯》、《角斗士》、《尼罗河宝藏》、《情陷撒哈拉》、《亚历山大大帝》、《沙漠女王》、《星球大战》、《权力的游戏》以及中国的《红海行动》。影迷们乐此不疲地在熟悉的角度寻找剧中场景。

广袤戈壁狂野袒露,远方黛色阿特拉斯山宛如屏障。这“地球上最不像地球”的景致,酷似澳洲国王谷或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,原始苍凉如火星地表。

半山腰一堵破旧土墙上的半圆形洞口(曾在《红海行动》中出现),成了游客框取城堡与河床的天然画框,亦是凹造型的网红打卡点。

既然这里是好莱坞大片打堆拍摄的地方,想必偶遇一两位大明星恐怕也不会是难事吧?

缓步村中,影视场景俯拾皆是。闭目遐想,仿佛能见《权游》中意气风发的龙母,正于渊凯城(即以此村为原型)检视她的军队。

沿着干涸河道东行数百米,村口标志处,一个庞大剧组正顶着烈日搬运道具。是否在筹备《权游》衍生剧?引人无限遐想。

因剧组拍片,村口大门(渊凯城)过不去,只能原路返回从大桥顺坡而上。

虽说烈日当空,仰望蓝天白云,但是热爱生活的人们似乎更愿意用汗水将这块赤土浸染得更美更红。

艾本哈杜村完好地保存着特有的建筑风格和人文风貌,赤泥混合碎草敷就的民居民房,层层叠叠、错落有致。

卡斯巴斯堡垒在棕榈掩映下,赤墙碉楼与箭塔更显古朴雄浑。金戈铁马,魔龙低翔……

光影迷离,时光交错,恍惚间,你仿佛已置身万众欢呼迎接龙母的渊凯城。

艾本哈杜,这座始建于8世纪的“摩洛哥最美村落”,因好莱坞的垂青与《权游》渊凯城的加持,成为摩洛哥炙手可热的旅游明珠。中国电影《红海行动》同样选择这里,演绎中国海军“蛟龙突击队”的英勇传奇。

不停举起镜头扫描,抑制不住欣喜和激动。一种遥远的幸福感油然而生。毋庸置疑,它同埃及金字塔一样,是非洲文明最杰出的建筑诗篇之一,以其独特构造,彰显着与众不同的魅力!

山顶平台东南侧,大小石块垒叠成类似玛尼堆的石塔,是柏柏尔人传统的祈愿方式。万里之遥的西藏,竟与此地心意相通,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何其相似!

火辣的阳光,西班牙姑娘爽朗的笑声与健康的麦色肌肤,传递着人类对生命之美的共同礼赞。

驾着沙地摩托驰骋赤红荒原,苍凉肃杀之气仿佛仍在风中低徊。人类逐水而居的法则,在沙漠边缘尤为凸显。

和平真好!结合《红海行动》里那个孩子狙击手躲在土墙后面冷静施射的画面,你体会可能更加深刻。

远方的喧哗,仿佛消失了一般,近前的风儿,轻轻漫过心间,忽然,很幸福,虽然很遥远。

站在古老的公共粮仓门口,光阴流淌、时空变幻,艾本哈杜村始终用柏柏尔人坚强和坚守的人文特质令世界聚焦!

这样一个原汁原味、古色古香的沙漠村落,这样一个见证地老天荒的环幕剧场,任谁身临其境都会震撼莫名,难以自持!

你如果对《红海行动》记忆深刻,行走在村中,就会发现自己曾经走过电影里面许多镜头表现过的地方。

历史的烟尘终将散去,但荧幕上那些鲜活的英雄美人、善恶传奇,却深深烙印在观者心中。当罗素·克劳饰演的角斗士冲下山头,当龙母艾米莉亚·克拉克步入渊凯城,当《红海行动》的战士们激战村头……

光阴流淌,时空变幻,总有些难以言喻的情愫,在艾本哈杜的赤色光影中,悄然温暖着你我的岁月。这,或许正是光影艺术与旅行于此交汇的终极意义。(未完待续)

   0


热门专题
1
美伊冲突
6
俄乌战争
11
大S
2
以伊战争
7
万维专栏
12
洛杉矶大火
3
四中全会
8
何卫东
13
叙利亚
4
中美冷战
9
AI
14
苗华被抓
5
川普
10
中共两会
15
美国大选
关于本站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导航 | 隐私保护
Copyright (C) 1998-2025. Creaders.NET. All Rights Reserved.